2010年9月16日
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三次會議
點心衛視記者問:如何「先行先試」打破合作障礙
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三次會議9月16日在廣州舉行,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廣東省長黃華華共同主持會議。把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》的宏觀政策轉化為有利粵港兩地發展的具體措施,是這次會議的重要內容。
粵港兩地今年4月在在北京簽訂“框架協議”。這是1998年粵港成立聯席會議以來,首份經由國務院審議通過,並正式批准實施、有關兩地合作的綱領文件。目前,雙方政府正全力落實「框架協議」中各項政策。2010年的43個重點項目進展良好,爭取一至兩年內取得實質成果。
行政長官曾蔭權(右)與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會議前握手。
曾蔭權(右二)與黃華華(左二)共同主持會議。
會議結束後,曾蔭權和黃華華見記者,傳媒獲准提問,點心衛視是其中之一。點心記者問曾先生,在上次聯席會議上,曾先生提到合作的大門打開了,但仍有很多細門未開。現時哪些小門已開?哪些未開?對於未開的門如何「先行先試」去取得突破?
本台記者(站立)獲准提問。
“我是點心衛視記者,請問曾先生……”。前排右二為陪同行政長官出席會議的政務司長長唐英年先生。
曾蔭權回答說,粵港每次經過協議之後,更多的大門開啟,但這些工作是長期的,不停開大門,大門打開後不停開細門。這些工作不單在國家層面去尋求新政策,而且在廣東省亦要透過聯席會議訂下工作方針。如何拆解一些具體問題,就是開「細門」。另一方面,亦要開新的大門。例如人民幣業務,就是一扇新的大門,如何去做呢?在這種情況下,要去到每個市、區的層面,層層都要搞好,就是把一些「細門」陸續打開。
曾蔭權表示對這方面相當有信心和很樂觀。有了工作的基礎,國家政策釐訂了,下一步工作就要開更加大的大門,將粵港合作的定位加入「十二五」規劃,更加大的大門開啟了,機會就更多。
曾蔭權與黃華華見證協議簽署,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和交流。
在這次會議上,雙方形成共識,下一階段粵港合作重點包括加快推進“共建優質生活圈”和“基礎設施建設”兩個專項規劃的實施,促進深圳前海、深港河套、廣州南沙三個重點合作區域的發展,深化經貿投資、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、服務業、金融、教育衛生、環保等六個重點領域的合作等。
粵港雙方還簽署了《有關〈粵港合作框架協議〉的落實安排》、《粵港優質農產品合作協議》、《粵港海上搜救合作安排》、《共同推進粵港產學研合作協議》、等4份合作協議。
|